济南大学自动化学院
 
推荐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 >> 党建工作 >> 党建动态 >> 正文

永葆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先进性

发布时间:2008-04-13  作者:管理员  点击次数:

保持党的先进性,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要从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永葆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先进性。

胡锦涛同志指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表现在理论上的先进性。这深刻揭示了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先进性与党的先进性之间的关系,深刻阐明了永葆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先进性对于党的先进性建设所具有的先导作用和基础地位。

永葆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先进性,有利于加强党的理论武装,为党的先进性建设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始终以先进思想为指导,用科学理论来武装,是中国共产党永葆先进性的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离开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就不会有无产阶级政党的产生,更谈不上永葆党的先进性问题。我们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不断加强党的理论武装,为党的先进性建设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这是党在意识形态领域先进性建设的一项最根本、最重要任务。

永葆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先进性,有利于赢得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为党的先进性建设奠定牢固的群众基础。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党的先进性的集中体现,人民群众的信赖和拥护是党的执政根基。没有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基础就会受到削弱,党的执政地位就会发生动摇。只有永葆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先进性,并将这种先进性在实践中充分体现出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才能真正获得人民群众对党的执政地位的拥护和支持。永葆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先进性,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增强党的号召力和凝聚力,从而为党的先进性建设奠定牢固的群众基础。

永葆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先进性,有利于确保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党的先进性建设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重要思想保障。当前,世界范围内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国内思想文化也日趋多样化、复杂化。在这种情况下,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领导全国人民大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必然成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任务。永葆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先进性,就能在全党全社会始终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就能充分掌握和动员精神文化资源,发挥先进文化强大的精神凝聚作用;就能正确把握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党的先进性建设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永葆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先进性,有利于提高党员的思想理论素养,为党的先进性建设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提高思想理论素养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关键。意识形态包含的理想目标和价值体系,为党员行为的是与非、优与劣提供评判标准,对于党员行为具有引领和规范作用。永葆党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先进性,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全体党员并提高其整体理论素养,必将促进党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精神,以先锋模范作用影响和带动广大群众,从而为党的先进性建设锻造高素质的党员队伍。

我们党是执政党,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是高度统一的。因此,必须坚持党管意识形态,从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高度来认识和谋划意识形态工作。

提高对社会思想的引领能力。加强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的领导,核心是以马克思主义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想。当前,我们要把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学习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的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结合起来,用以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统一党内思想、形成社会共识,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引领社会思想,积极推进理论创新,不断增强理论的说服力、感染力;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深入研究和回答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改革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扩大哲学社会科学知识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形成一支以高层次哲学社会科学人才为核心,整体素质较高、人才结构合理的哲学社会科学理论队伍,努力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界形成多出“大家”、多出“精品”、多“学派”争鸣的繁荣局面。

提高对中心大局的服务能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从来都是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服务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是党在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上的一次重大发展,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上的重大创新,为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开辟了广阔空间。意识形态工作要积极主动地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一要为经济建设服务。要把学习宣传贯彻科学发展观同促进经济社会实现更快更好发展的实践结合起来,同推动干部思想和作风的进一步转变结合起来。总结和运用广大干部群众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成功经验,使其转化为科学的发展思路、领导发展的能力、正确的方针政策,真正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项具体工作中,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同时,大力培育创业文化,切实营造“鼓励冒险、宽容失败、崇尚创业”的社会氛围,积极推动全民创业。二要为推动改革创新服务。引导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明确改革方向,消除心理疑惑,坚定改革信心。针对深化改革的重大课题,做好舆论引导和对策研究,为党和政府出谋划策,为企业提供智力服务。围绕自主创新,大力宣传党和政府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以及企业打造自主创新品牌的范例,大力宣传各类创新人才,弘扬自主创新精神。三要为维护稳定和谐服务。把握热点,做好社会舆情调控工作,健全舆情信息分析机制,化解不稳定因素,形成正面宣传的强势,有效影响和聚合社会“舆论场”。引导热点,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对改革开放中一些亟须解决的深层次问题的宣传要积极而慎重,建立完善重大突发性事件快速反应机制,加强各类新闻媒体的管理,进一步强化主流媒体引导社会舆论热点的作用。化解热点,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生产生活的具体实践中,不仅要解决思想问题,而且要解决实际问题,引导群众自觉与党和政府同心同德,共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提高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能力。必须遵循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特点和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全面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努力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首先,要进一步解放思想,适应意识形态领域的深刻变化,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发展的规律,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发展之路,树立新的文化发展观。其次,要注重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建立“党委领导、政府管理、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文化体制和富有活力的文化机制,充分调动和发挥广大文化工作者参与改革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第三,要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多出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在多样文化交融中进行文化创新,在现代文明基点上实现兼收并蓄。积极培养一批具有高素质的懂文化、善经营的复合型人才,带动文化事业的繁荣和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的同时,还要不断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营造良好的文化发展环境。

提高对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育能力。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说到底是影响人、培养人的问题。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近两年,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先后做出了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重大决策。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要增强针对性、突出主体性、注重渗透性、强化实践性,积极构建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坚持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环境育人、服务育人,积极探索“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子。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对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战略意义的认识,全面总结经验,深入探索新形势下人才成长与培养的规律,优化人才培养的机制、环境和条件,大力培育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来源:求是)

 上一条:强化共产党员的忠诚意识
 下一条:强化共产党员的忠诚意识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18 济南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