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领域简介
控制工程是应用控制理论及技术,满足和实现现代工业、农业以及其他社会经济等领域日益增长的自动化、智能化需求的重要工程领域,其以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为基础,涵盖了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应用研究,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领域之一。本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依托控制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和山东省建材工业综合自动化工程技术中心、山东省智能配电网态势感知利导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与计算机、电子信息、人工智能、大数据与云计算、物联网和量子信息等方向交叉融合,在复杂系统控制技术、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智能测控与故障诊断和智能电网控制工程等研究方向开展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高层次人才培养。
二、培养定位及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控制工程领域发展需求的高层次、实用型、复合型和国际化的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所培养的人才能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强烈的事业心和严谨的科学作风,掌握科学的思想和方法,实事求是、勇于创新,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创业精神,恪守职业道德和工程伦理掌握控制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在本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与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能够胜任实际控制系统、设备或装置的分析计算、开发设计和使用维护等工作。
具体目标要求是:
1. 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2. 具备工程思维,掌握系统和控制科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善于将系统和控制科学中反馈、优化、融合、集成的理念用于工程实践;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业务精益求精;工作中具有良好的环保和节约意识、综合分析素养和价值效益意识。
3. 掌握控制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能解决复杂工程问题。在本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与运行、分析与 集成、研究与开发、管理与决策等能力,能够胜任实际控制系统、设备或装置的分析计算、开发设计和使用维护等工作;
4. 能够顺利阅读本工程领域的英文科技资料及文献。三、研究方向
1. 流程工业综合自动化
2. 智能系统与机器人工程
3. 检测自动化装备
4. 智能电网控制工程
四、学习方式及修业年限
基本学习年限为 3 年,在校修业年限(含休学、保留学籍、延期毕业)最长不得超过 6
年。
五、培养方式及导师指导
1. 采用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整个培养过程应贯彻理论联
系实际的方针,着重提高知识、技术的应用能力。结合实际建立较稳定的实践基地,或通过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合作建立联合培养基地,实行产学研合作培养模式和供需互动机制。
2. 采取导师负责制为主,集体培养为辅的研究生培养方法。实施双导师制,其中一位导师来自学校,一般为第一导师,采用双向选择的方式确定;另一位导师为具有高级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的企业专家或其他具有丰富工程实际经验和责任心强的技术专家。学校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论文选题、开题报告、中期考核、学位论文的指导,并对硕士论文的质量负责。企业导师主要负责研究生工程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学位论文的选题、论文实践部分的指导等。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其他教师,可与导师组成 3-5 人的指导小组,协助导师,在研究生的课程学习、工程实验、论文工作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发挥导师组集体指导的优势。
3.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导师可以安排研究生到实践单位做有工程应用背景的课题;研究生可以到“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或相关企业,结合专业特色为企业解决技术问题的同时完成硕士学位论文。
六、学分要求与课程设置 1.学分设置
为保证研究生既有坚实的应用理论基础,又拓宽专业知识及管理知识,达到培养目标的要求,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程与非学位课程两大类,实行学分制。每学分对应的标准学时数为 16 学时。课程学习一般安排在第一学年,课程学习不少于 25 学分,
专业实践 6 学分,前沿讲座 1 学分,总学分不少于 32 学分,学分设置及毕业要求见表 1。
表 1 控制工程专业学位硕士学分设置及要求
| 课程设置 |
专业实践 |
前沿讲座 |
学位课 | 非学位课 (必修) | 非学位课 (选修) |
学分小计 | 17 | 4 | ≥ 4 | 6 | 1 |
毕业总学分 | ≥ 32 |
2. 课程考核及选课
学位课考核应采取考试方式,非学位课程考核可采取考试、答辩或考查方式。考试成绩计分一律采用百分制,成绩 60 分及以上为合格,成绩合格者方能取得相应的学分。
研究生应尽量在校内选课,如确需到校外选修课程,应由导师提议、学院分管院长同意、报研究生院批准。课程结束以后,学校根据有关学校(科研院所)研究生教育主管部门出具的考试成绩单,给予学分。
3. 课程设置
(1) 学位课程
政治理论课,必修,3 学分。
英语,公共必修课,2 学分;专业英语,必修,2 学分;高级英语、英语口语口译、实用英文写作为选修课,每门课 2 学分,至少选修一门。
硕士研究生凡英语六级成绩在 480 分及以上、或者参加雅思(学术类)考试成绩达到
6.5 分、或者参加托福(IBT)85 分者、或者 GRE 成绩不低于 260 分、或者专业英语八级成绩合格、或者 “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PETS-5 合格,以上条件均为入学前 3 年内有效。在以上成绩(证书)有效期内可申请免修英语,直接获得 2 学分。未达到免修英语条件者不能选修高级英语。
(2) 非学位课
工程伦理,公共必修课,1 学分。
信息与文献检索,公共必修课,1 学分。
体育和美育课程,公共必修课,共计 2 学分。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法,公共选修课,1 学分。
专业选修课,每门课程一般为 1-2 学分,研究生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时确定选修课程,一般不得随意变更。
(3) 补修课程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必须补修本学科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1-2 门,补修课程一律不计学分。
七、前沿讲座(必修,1 学分)
邀请控制工程领域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工程技术专家和高级管理专家,开设行业发展前沿讲座。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须至少聆听 5 次的行业前沿讲座;研究生提交答
辩申请前应结合自己的论文工作在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的范围内主讲学术报告至少 1 次。
提交答辩申请前,研究生应将前沿讲座登记表提交导师,由导师评定成绩,通过者获得 1学分。
八、专业实践(必修,6 学分)
专业实践应密切结合学位论文工作,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具有 2
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研究生到企业或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开展不少于 6 个月的专
业实践;不具有 2 年及以上企业工作经历的研究生专业实践不少于 1 年。可依托该领域的校外实践基地完成,也可进入导师指定的工程研发性质的企事业单位,或参与导师的科研项目等。在校内外导师的共同指导下,结合工程实际岗位,进行专业综合实践和应用能力训练。对研究生实践环节实行全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研究生须提交实践计划并撰写不少于 5000字的专业实践总结报告,学院组织校内外专家、现场实践单位负责人及导师共同审核,根据研究生的现场实践工作量、综合表现及现场实践单位的反馈意见等,按“优秀、良、中、及格和不及格”5 个等级评定成绩,获得及格以上成绩的研究生可获得专业实践环节 6 学分。
九、学位论文(必修)
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者具有明确的工程应用背景,可以是一个完整的工程技术项目的设计或研究课题,可以是技术攻关、技术改造专题,可以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等。
论文工作须在导师指导下,由研究生本人独立完成,具备相应的技术要求和较充足的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具有先进性、实用性,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 开题报告
研究生应在导师指导下认真做好论文工作计划与开题报告。学位论文研究工作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时间(从开题报告通过之日起至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止)一般不少于 1 年。开题报告内容、开题的程序及成绩评定等参照《济南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开题及中期检查工作暂行办法》和《济南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开题及中期检查工作实施细则》执行。
2. 论文中期检查
学院按学科领域组织检查小组对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论文工作进度及工作态度、精力投入等方面进行检查。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具体规定参照《济南大学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开题及中期检查工作暂行办法》和《济南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开题及中期检查工作实施细则》执行。
3. 学位论文规范要求
条理清楚,用词准确,表述规范。学位论文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封面、独创性声明、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摘要(中、外文)、关键词、论文目录、正文、参考文献、发表文章和申请专利目录、致谢和必要的附录等,撰写格式符合《济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撰写规范》和本领域现行的所有国家标准等有关规定。
4. 学位论文水平要求
(1) 学位论文工作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和深度,论文成果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实用性;
(2) 学位论文工作应在导师(组)指导下独立完成,论文工作量饱满;
(3) 学位论文中的文献综述应对选题所涉及的工程技术问题或研究课题的国内外状况
有清晰的描述与分析;
(4) 学位论文的正文应综合应用基础理论、科学方法、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对所解决的科研问题或工程实际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能在某些方面提出独立见解。
(5) 学位论文撰写要求概念清晰,逻辑严谨,结构合理,层次分明,文字通畅、图表清晰、概念清楚、数据可靠、计算正确、格式规范,引用他文应明确标注。
5. 论文评审和论文答辩
硕士研究生完成论文后,首先应交导师审核,导师应提出明确的修改意见和建议,学生应按照要求进行修改。论文经导师同意并提交学院审核后,依据《济南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评审管理办法》,通过校内外专家的评审后方可组织答辩。否则,应根据评审意见,责成修改并延期答辩。
论文的答辩工作按《济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办理。十、毕业及学位授予
1. 毕业条件
研究生在修业年限内按培养方案的要求,修满应修学分,完成必修环节,通过学位(毕业)论文答辩,准予毕业并颁发研究生毕业证书。
2. 学位授予条件
学位授予工作按照《济南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以及《济南大学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学位授予创新成果审核标准》执行。符合学位授予条件者,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授予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
十一、其他
1. 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由学校统一布置,由校教育指导委员会(或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经学校批准备案后执行。
2. 培养方案一经批准,应严格执行,不得随意改动。如遇特殊情况确需修订,必须按上述程序审批。
3. 指导教师应按照培养方案的要求,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指导研究生制定出个人培养计划。
4. 本方案适用于“控制工程”领域全日制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自 2023 级开始施行,由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负责解释。
十二、推荐参考书目及文献
[1] 蔡自兴, 刘丽珏, 蔡竞峰, 陈白帆. 人工智能及其应用[M]. 第 6 版.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0.
[2] Nilson N J.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 New Synthesis[M]: Holland: Elsevier, 1998.
[3] 陈启宗. 线性系统理论与设计[M]. 第 4 版.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19.
[4] 李士勇. 模糊控制、神经控制和智能控制论[M]. 哈尔滨: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6.
[5] | 李人厚. | 智能控制理论和方法[M].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7. |
[6] | 刘金琨. | 智能控制[M]. 第 5 版.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1. |
[7] | 窦振中. | 模糊逻辑控制技术及其应用[M]. 北京: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2001. |
[8] | 吴建鑫. | 模式识别[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20. |
[9] | 刘金琨. | 系统辨识理论及MATLAB 仿真[M]. 第 2 版.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20. |
[10] 方崇智. 过程辨识[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11] Ljung L. 系统辨识: 使用者的理论[M]. 第 2 版.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2.
[12] 李正军. 现场总线及其应用技术[M]. 第 2 版.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7.
[13] 阳宪惠. 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14] 程佩青. 数字信号处理教程[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3.
[15] Balagurusamy E. 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M]. 第 4 版.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0.
[16] 范鸣玉. 最优化技术基础[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1982.
[17] 沈平. 工程系统最优化[M]. 杭州: 浙江大学出版社, 1994.
[18] 张兴. 高等电力电子技术[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1.
[19] 徐徳鸿. 电力电子系统建模与控制[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6.
[20] Erickson R W, Maksimovic D. Fundamentals of Power Electronics[M]. Holland: Elsevier, 2005.
[21] Wood A J, Wollenberg B F. Power Generation Operation and Control[M]. New York: Wiley, 1996.
[22] Blackbum J Lewis. Protective Relaying: Principles and Applications[M]. 3rd ed. Boca Raton: CRC Press, 2006.
[23] 何克忠, 李伟. 计算机控制系统[M]. 第 2 版.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5.
[24] 刘迎春, 叶湘滨. 传感器原理设计与应用[M]. 北京: 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1.
[25] Ogata K. 现代控制工程(英文版)[M]. 第 5 版.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7.
[26] 王军平, 董霞. 现代控制工程[M]. 西安: 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2010.
[27] 王万良. 现代控制工程[M]. 第 2 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21.
[28] 胡向东, 唐贤伦, 胡蓉. 现代检测技术与系统[M].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
拟稿人(签字):
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组副组长(签字):培养方案制定工作组组长(签字):
十三、 “控制工程”全日制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开课单位 | 备注 |
学位课 | SS991017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与实践 | 36 | 2.0 | 秋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硕士 必修 |
SS991015 | 自然辩证法概论 | 18 | 1.0 | 秋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工程类 必修 |
SS991008Z | 英语 | 32 | 2.0 | 秋 | 外国语学院 | 必修 |
SS991019 | 英语口语口译 | 32 | 2.0 | 春 | 外国语学院 | 任选一门 |
SS991020 | 实用英文写作 | 32 | 2.0 | 春 | 外国语学院 |
SS991021 | 高级英语 | 32 | 2.0 | 秋 | 外国语学院 |
QZ111001 | 专业外语 | 32 | 2.0 | 春 | 自动化与电气工 程学院 | 必修 |
SS991002Z | 工程矩阵论 | 48 | 3.0 | 秋 | 数学科学学院 | 必修 |
QZ111009 | 线性系统理论 | 48 | 3.0 | 春 | 自动化与电气工程学院 | 必修 |
QZ111012 | 现代控制工程 | 32 | 2.0 | 春 | 自动化与电气工 程学院 | 必修 |
非学位课 | QZ113036 | 工程伦理 | 16 | 1.0 | 春 | 自动化与电气工 程学院 | 必修 |
QZ113017 | 信息与文献检索 | 16 | 1.0 | 秋 | 自动化与电气工 程学院 | 必修 |
SS992002Z | 知识产权与知识产权法 | 16 | 1.0 | 秋 | 政法学院 | 选修 |
QZ113028 | 案例分析 | 16 | 1.0 | 春 | 自动化与电气工 程学院 | 选修 |
QZ113020 | 机器人学 | 32 | 2.0 | 春 | 自动化与电气工 程学院 | 选修 |
QZ113041 | 模式识别与机器学习 | 32 | 2.0 | 春 | 自动化与电气工 程学院 | 选修 |
QZ113042 | 检测技术与自动化 | 32 | 2.0 | 春 | 自动化与电气工 程学院 | 选修 |
QZ113043 | 数字信号处理 | 24 | 1.5 | 春 | 自动化与电气工 程学院 | 选修 |
QZ113044 | 智能控制导论 | 24 | 1.5 | 春 | 自动化与电气工 程学院 | 选修 |
QZ113045 | 运动控制系统 | 24 | 1.5 | 春 | 自动化与电气工 程学院 | 选修 |
QZ113046 | 现场总线技术与分布式 控制 | 24 | 1.5 | 秋 | 自动化与电气工 程学院 | 选修 |
课程 类别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时 | 学分 | 开课 学期 | 开课单位 | 备注 |
| QZ113047 | 测控网络与通讯技术 | 24 | 1.5 | 秋 | 自动化与电气工 程学院 | 选修 |
QZ113048 | 数字图像处理 | 24 | 1.5 | 春 | 自动化与电气工 程学院 | 选修 |
TX992005 | 美育课程 | 16 | 1.0 | 秋 | 研究生院 | 必修 |
TX992006 | 体育课程 | 16 | 1.0 | 秋 | 研究生院 | 必修 |
补修课程 | BX110003 | 电机与拖动基础 | 56 |
| 春 | 自动化与电气工 程学院 | 必修 |
BX110002 | 微控制器原理与应用 | 48 |
| 秋 | 自动化与电气工 程学院 | 必修 |
实践环节 |
| 前沿讲座 | ≥6 次 | 1 |
|
| 必修 |
| 专业实践 |
| 6 |
|
| 必修 |
备注: 1. 跨学科或以同等学力考入的研究生,必须补修本学科大学本科主干课程 2 门,补修课程一律不计学分。 2. 鼓励研究生跨学科(门类)选择 1-2 门研究生课程作为非学位课,列入本人培养计划。 |